問題與察覺:
從 2018 三月底到台北成為前端工程師已經六年,換了幾間公司也拿了比均值高的薪水,平日又能花時間專心培養其餘興趣,或許在別人眼中已經可以說是不錯的人生。可在我心中深處總是覺得仍有不夠踏實、不夠穩固,錢不過多到讓我安心過日子的想法。這種念頭三不五時會出現在腦海中,但我至少最近兩三年都給自己找了許多理由去迴避掉在職涯發展上該付出的努力,幫玩家遊戲規則翻譯、花過多時間在副業社群、從肉體關係中尋找刺激、經營毫無意義的交友圈,現在回頭看這一切其實都牽涉到我人格核心的不安全感。我明知這個問題存在,但為我卻因為尋求踏實的感受而花時間在錯誤的方向,如同我的 Bass 老師所說,這個人格特質不錯,但弱點是會容易迷失方向,會把努力用在錯誤、回饋感好,但不一定有用的方向上。
常有一種說法是「當討厭他人的某個缺點,是因為自己也有這個缺點,卻把它投射給他人再做出批判」。我該面對這件事情,記錄下來,面對他,藉由發覺這厭惡情緒去察覺自己的問題根源。
他人行為:
有玩家不斷推廣新的桌遊,但每個只碰幾次,接著再換下一款,並總是用一褒一貶的行為來捧自己當下推的作品。
我的厭惡:
沒有好好深耕,遇到狀況不如意就把希望投射到下一個目標,再用粗暴的言語影響到喜愛作品的玩家。
我的問題:
我也對自己不夠足夠專注而感到不滿,舉例來說我兩年前也浪費了近九個月去跟著不同群體發展新的桌遊作品,但其實我應該先好好經營已經握在手上的牌。然後即便我沒用粗暴言語進行批判,但內心其實是也想這樣做出這樣的暴行來宣洩自己的不滿。
他人行為:
朋友圈中有過於在乎社群虛榮的人,且常用「你竟然不知道 XX 大大?」, 「這不是蠻有名的嗎?」等說詞強調自己更懂、見聞更廣。
我的厭惡:
因為前幾年也相關群體一段時間,但發現其實裡面更多的是虛名,大部分的”大大”、”議題”等幾乎都只是翻譯等級的知識轉譯,我認為這個群體的一份子不該停留在這種程度,而拿著這些認識虛名來誇耀自己也是一種空泛的行為。就像是鑽石,沒有實質的用處,但拿出來說鑽石很棒、大家都說鑽石很棒很棒,然後你怎麼會沒有鑽石?真糟。
我的問題:
對於虛名的判斷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我也想要社經地位帶來的虛榮感,所以對於這種落差而感到不爽,而我在不同的社群中也有著類似的虛名,對於自己被掛上這種虛名也不滿。
如果用譬喻來整合一下目前自覺的問題,可能就像是在海邊推城堡,我每過一段時間就會關注不同主題(堆起一座小城堡),接著不夠深入或是碰撞到牆壁就會想要把內心的期待投到下一個標的(城堡複雜到難以修改或想到了更有趣的設計,我就去做下一個城堡),而了幾座沒什麼意義的小城堡以後,比較早期的幾座就會被海水衝成泥沙。這個看似有忙碌的過程給了我一定程度的安全感,但其背後實質的產能沒辦法讓我撐起自己獲得的名號,所以在被別人為稱為大大的時候,我也開始對自己有了厭惡。
契機:
離開前公司後讓自己邊休息邊找工作,腦中是反正很簡單、隨便找找吧這種過度膨脹的想法。但就像故事常看到的一樣,如果不踏實的看著前方的道路,那總有一天是會摔倒的。在面試公司中出現了一間我蠻有興趣的職缺,然而我卻在技術面後被刷掉,其實這些問題也不難,或許是我當下對於這些問題沒有給出很精準快速的回應,也有可能我在解題時沒發覺更深層的問題。不論如何技術面就是一種工程師實力的體現,而我也確實輸了,終於有打從心底有興趣的職缺卻因為自己的怠惰而讓機會跑走,這是我的失敗。所以我要反省自己,重新審視自己對這個領域的了解,就算很基礎也好,就先從自己近期遇到的面試問題開始吧,不論懂不懂,把遇到的問題記錄起來寫下自己的見解再查查有沒有可以更深入的方向,一步一步穩固的建立自己的專業。
2024-07-17,
我一年前為了改善生活品質,約了交往對象在這間 Mos 談分手,
現在在同樣的地方紀錄我的反省,開始往前走。
Comments